“請問未來幾天溫度咋樣?有沒有雨?對我家的玉米有啥影響?”5月9日,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種糧大戶張廣平向縣農業氣象服務人員發來咨詢。這段時間,吉林省各地氣溫回升,土壤墑情適宜,為指導玉米播種和出苗,吉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氣科所”)主持研究的東北地區春玉米農業氣象指標體系等科研項目,切實發揮了作用。
據了解,上述指標體系構建起針對玉米全生育期的一套農業氣象指標,并建立玉米生長氣象模擬系統,實現對春玉米生長發育和產量全過程的動態模擬。此外,為了進一步精準預測春玉米適宜播種期,氣科所還研發吉林省春玉米適宜播種期預測項目,就春玉米適宜播種期與氣象條件的關系進一步展開研究。
目前,兩項科研成果均已融入省市縣一體化的吉林省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臺(以下簡稱“農氣服務平臺”),較好實現了為政府提供決策服務,為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氣象服務保障的科技支撐作用。
基于春玉米農業氣象指標、氣候適宜度理論、格點數據應用等,實現整地、播種、秋收農事活動適宜度指數等農業氣象評價,農業干旱、低溫冷害、霜凍等多種災害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評估和預警,以及服務產品逐日自動計算和出圖等,為全省春耕春播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在當下農業生產的每一個關鍵環節,農業氣象科技人員都能通過農氣服務平臺,調取各地氣象要素、土壤相對濕度、作物生長發育狀況、農事活動適宜度指數等數據,發布春玉米播種氣象適宜等級,指導春玉米生產??蒲谐晒娜谌?,提高了農業氣象業務服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氣象服務產品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得到服務對象的點贊與好評。
由于春耕春播期正值疫情防控攻堅階段,氣科所農業氣象室主任王冬妮說:“我們每天都會緊盯農氣服務平臺,當氣溫、地溫等農業氣象指標達到春玉米播種氣象條件時,會及時加強網絡會商研判,編寫服務材料等?!毕乱徊?,該平臺將接受改造升級,智能網格預報和農業氣象指標/模型業務系統將建立,進一步提高農業氣象預報預警能力。
在開展科研項目攻關和業務服務的同時,吉林省氣象部門還著眼于農業氣象科研成果的規范化建設,目前正在開展春玉米氣象播種等級、春玉米氣候年景評價方法等地方標準的研究。標準的建立,有助于農業氣象指標及相關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構建科研成果從“研發到應用”再到“規范和推廣”的全鏈條。
(作者:任景全 王靈玲?責任編輯:張明祿)